从大蒜出苗到“退母”这段时间称为幼苗期。此期时间很长是大蒜生产的关键时期。幼苗期的管理目标是根系发达,假茎粗壮,叶片宽厚,颜色深绿。要想达到壮苗,除了栽种大瓣蒜、施足底肥,管理上就是要及时中耕,合理追肥和正确浇水。
1、及时中耕。蒜苗出齐后就要中耕。先用大锄锄松行间土壤,深达5厘米,然后用小锄锄松株间土壤,改善土壤透气性。少浇水,勤中耕,蹲苗,促使根下扎。苗期锄地有3个要求:一是及时;二是细致;三是不伤蒜苗。秋冬管理一般锄地两次:第一次苗高10厘米,2-3片叶时;第二次幼苗高25-30厘米,5-6片叶时。
2、合理追肥。苗期施肥对蒜苗的生长也有一定作用,尤其是底肥不足情况下。第一片叶展开以后植株生长加快,对肥料吸收量也相应增加,若播种时没有施速效氮,在10月中旬每亩施硫酸铵15公斤,浇越冬水时再施1次腐熟的人粪尿1500公斤。
3、正确浇水。大蒜苗期浇水应以严掌握,一般不主张多浇水。浇水要看天、看地、看苗期。若冬季干旱就要适当浇水。但水量不可过大。水量过大,土壤含水量过高,透气性差,地温低,不利根系发育,影响植株健壮生长。同时高湿会导致烂根,对苗生长不利。所以秋冬季节一般不浇水。但是,在冬季将停止生长时必须浇越冬水。冬至以后夜冻日消时浇次透水,以缓和土壤温度变化,浇水时结合施肥,浇后及时锄地,要求达到土壤松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