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抽穗扬花期是水稻生长的关键时期,并且这个时期水稻遇到的病虫害很多,但是这个时期水稻喷洒农药一定要小心,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水稻有哪些。
一、避开化期用药
使用农药防治水稻病虫害时,一定要避开水稻开花时间进行。一般早、中水稻开花时间大多在8:00-13:00,但以9:00-11:00开花最多、最旺盛;晚稻一般在9:00-14:00开花,但以10:00-12:00开花最多。
水稻开花时颖壳张开,花极速伸长将花粉伸出颖壳外,如果此时施药,药液或药粉很容易进入花器,伤害杀死花粉、花药、子房等;同时,花液述会把花粉冲落,从而影响授粉,造成水稻不实率增加,颖壳呈褐色,使水稻减产严重。
因此,水稻施药要在下午3时后进行,并且动作要轻,要尽量避免碰伤稻穗。
二、合理选用农药
水稻开花期施用农药一定要选择高效、安全、低毒、地残留的农药品种,切不可使用剧毒、高残留的农药品种,更不能使用禁用农药品种,如六六六、赛力散等,以防稻谷内农药的含量超标污染稻草,损伤人、蓄健康。
三、严把用药浓度
要严格掌握药剂的使用浓度和使用药量。因为水稻花期刚抽出的稻穗组织幼嫩,抗药剂能力弱。因此,在施用农药时一定严格把握农药的使用剂量和浓度,以防发生药害。如遇久晴干旱、空气干燥的气象条件,在配置药液时应适当加大对水量,以避免发生水稻药害。
一、水的管理:
水稻抽穗扬花期是水稻一生中生理需水量最多的时期,也是对水特别敏感的时期,首先要保证不缺水,不受旱,一般田间保持30毫米的水层,使稻株对养分的吸收运转畅通,保持最大的光合效率,促进颖花分化,减少颖花败育。寒冷及高温地区,可适当加深水层调温,使土温比较稳定,避免因气温高低变化影响穗分化。其次在水稻抽穗扬花期不能长时间深水管理,深水管理导致根系活力减低,根系早衰,作物养分输送受阻,抗病性减退。所以此阶段的水分管理应以间歇湿润灌溉方式为主,即采取“陈水不干,新水不进”的灌溉方法,促进水稻植株稳健生长。
二、施肥管理:
此阶段要巧施穗肥,氮、磷、钾配合施用。穗肥施用应根据品种、气候、土壤、高产结构的预期要求和理想的长势长相等综合考虑。在施肥当中对早熟品种可以不施穗肥;一般的中迟熟品种杂交稻,在早施蘖肥的基础上应施穗肥,特别是对肥力水平低及保肥力弱的沙田更为必要。对前期生长不旺,拔节期叶片淡黄,早晨叶片不挂露水,中午叶片挺直应施用促花肥,若到孕穗期“二黑”不显著,还应施保花肥,以提高结实率,促大穗。在抽穗扬花期
适当补施叶面肥能防止功能叶早衰、提高结实率、增加千粒重,获得高产优质。
三、病虫害的防治:
重点防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虫、螟虫、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等。综合采用农业和生态防治技术、诱杀技术、生物防治技术以及应用选择性、高效、环保型农药,实行达标防治。掌握好防治适期、药剂施用量、施用方法。用拿敌稳、丰派等药剂防治稻瘟病。选用澳喜、稻腾等药剂防治螟虫。在稻瘟病和稻曲病常发区及感病品种种植区,选用75%拿敌稳预防稻瘟病、稻曲病和纹枯病。
四、高温热害:
水稻高温热害是指处于孕穗后期和抽穗扬花期的水稻在7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高温季节中遭遇连续时间的日平均气温≥30℃、日最高气≥35℃、同时相对湿度70%以下的高温天气,致使孕穗后期的部分颖花发育畸形,扬花水稻影响花药开裂及花粉活力、抑制花粉管伸长,造成**不良,降低结实率,造成减产或严重减产。
预防、控制措施:对处于抽穗扬花期的水稻,如遇35℃以上高温天气有可能形成热害时,可及时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以水调温,田间灌深水以降低穗层温度;二是提高抗性,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