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褐心病的症状、病因与防治

2020-10-27 09:11

硼是高等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蔬菜的含硼量普遍较高,一般比禾本科作物高数倍至十几倍,如萝卜的含硼量高达49.2mg/kg(以干物质计)。需硼量较大的蔬菜,易因缺硼而受害。萝卜、甘蓝、大白菜、芹菜、芜菁等需硼量较多,通常易发生缺硼症。近年因气侯干旱等原因,萝卜褐心病这种由于供植株吸收的有效硼缺乏引起的生理性病害在一些地方再次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1症状

受害轻时或植株生长初期,地上部大都见不到症状。严重时在肉质根开始膨大后,病株较矮,可见顶端生长点死亡,新叶向内侧卷曲畸形。植株叶片较少、发硬而易折。老叶叶缘黄色常间有紫色斑块,脉间可呈黄白色。整个肉质根外观显得瘦长,膨大受阻,并常以中下部更为明显。肉质根根颈部有时粗糙、龟裂,呈“鲨鱼皮”状。其尾部根皮常较粗糙不光洁,有时呈淡黄褐色,且出现较多的细而不规则的短条状纵向裂纹。纵剖肉质根可见中部生有暗褐色条斑,或肉质部分褐色水渍状、且具多量不规则的褐色圆点。这种病变在肉质根较细处最为明显,而萝卜头部往往看来正常。因褐色病变明显,常称“褐心病”。

2影响发病的因素

2.1气候干旱或多雨均能导致缺硼

①干旱影响土壤中有机质的分解,减少了硼的供应;②干旱使土壤对硼的固定作用增强,致使有效硼降低;⑧干旱往往导致土壤水分不足,使硼的流动性减少,从而限制了根系对硼的吸收;④田边地角土壤常较干旱,其缺硼现象也较其他地方明显;⑤多雨地区常因淋洗作用强烈,导致硼的损失,这现象在轻质土壤中尤为明显。

2.2土壤因素

①在土壤质地轻、砂性强的田块中,因有效硼易被淋洗,会导致供硼不足;②红黄壤地区,其成土过程中被强烈淋溶,致使土壤中全硼量低,有效硼不足;③在一些新垦蔬菜基地中,也会因一些地方的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少,有效硼贮量低,而易引起缺硼症的发生。④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轻质土壤的有效硼含量常少于粘质土壤,两者中轻质土壤易出现硼缺乏症。

2.3不当施肥能导致缺硼

钾肥施用过多可抑制植株对硼的吸收;施用过量石灰能降低硼的有效性,这些都易引起硼缺乏。

2.4与硼在植株体内的移动性相关

硼在作物体内的移动性差,在植株快速生长阶段,也会造成植株局部缺硼。

2.5不同品种间的差别尚待研究

在同一种硼水平下,萝卜品种间的差异,目前虽未见报道,但从大白菜品种间差异显著,给了我们启发。应对萝卜进行相应研究,以用于生产。

3防治方法

①在缺硼的土壤中种植萝卜时,以基肥形式,每667m施用硼砂l。施硼肥时,一定要施匀,以避免局部硼过剩造成危害。

②当出现缺硼症状,应及时对叶面喷施0.1%~0.2%的硼砂溶液,7~l0天1次,连续2~3次。硼砂是热水溶性的,配制溶液时应先用热水将其溶解,再加水至一定液量。

③增施有机肥,尤其要多施腐熟厩肥。有机肥营养齐全,厩肥含硼较多,其含有的硼会随有机肥的分解被释放,提高土壤供硼水平和硼的有效性。有机肥还可肥沃土壤,增强土壤保水能力,促进根系生长,增强对硼的吸收利用。

④合理灌溉,防止土壤过干。保障植株的水分供给及根系对养分的吸收能力,提高土壤中可溶性硼含量,增加对硼的吸收。

⑤不过量施用石灰质肥料和过量钾肥,避免其降低硼的有效性,保障植株对硼的吸收。

推荐文章

© 2024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