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夹竹桃是有名的观赏花卉,为夹竹桃科夹竹桃属常绿直立大灌木,我国各省区有栽培,尤以南方为多,常在公园、风景区、道路旁或河旁、湖旁周围栽培,叶片如柳似竹,红花灼灼,胜似桃花,花冠粉红至深红或白色,观赏价值极高,但有人说夹竹桃毒性很大…
夹竹桃的叶片如柳似竹,红花灼灼,胜似桃花,是有名的观赏花卉。那么,夹竹桃怎么养?夹竹桃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小编为大家解析下:北方地区家庭盆栽可将枝条捆拢套袋放背风向阳处越冬。夹竹桃生性强健,耐瘠薄和干旱,对土壤要求不严,但盆栽仍以疏松肥沃、通透性强的普通培养土为好,忌盆土久湿积涝。对烟尘及多种有害气体具有很强的抵抗力。夹竹桃以扦插繁殖为主,也可分株和压条。扦插在春季和夏季都可进行。插条基部浸入清水10天左右,保持浸水新鲜,插后提前生根,成活率也高。具体做法是,春季剪取的1~2年生枝条,截成15~20厘米的茎段,20根左右捆成一束,浸于清水中,入水深为茎段的1/3,每1~2天换同温度的水一次,温度控制在20~25℃,待发现浸水部位发生不定根时即可扦插。扦插时应在插壤中用竹筷打洞,以免损伤不定根。由于夹竹桃老茎基部的萌蘖能力很强,常抽生出大量嫩枝,可利用这些枝条进行夏季嫩枝扦插。选用半木质化程度插条,保留顶部3片小叶,插于基质中,注意及时遮阳和水分管理,成活率也很高。压条繁殖时,先将压埋部分刻伤或作环割,埋入土中,2个月左右即可剪离母体,来年带土移栽。
夹竹桃,属于桃果类植物,有人说60年才会结一次果,今天主要来介绍下夹竹桃的特点及夹竹桃生长习性。
夹竹桃的特点
夹竹桃原名应为甲子桃,有的地方误称“夹竹桃”.但也有地方保留甲子桃的称呼。甲子桃果实长10-15cm,细长条状,应当属蒴果类。12-2月结果,河南有5-9月结果。
夹竹桃的特点:常绿直立大灌木,高达5米,含水液,无毛。叶3-4枚轮生,在枝条下部为对生,窄披针形,长11-15厘米,宽2-2.5厘米,下面浅绿色;侧脉扁平,密生而平行。聚伞花序顶生;花萼直立;花冠深红色,芳香,重瓣;副花冠鳞片状,顶端撕裂。蓇葖果矩圆形,长10-23厘米,直径1.5-2厘米;种子顶端具黄褐色种毛。
花桃红色或白色,用扦插、压条繁殖。因为它的叶片像竹,花朵如桃,故而得其名。它对粉尘烟尘有较强的吸附力,因而被誉为“绿色吸尘器”.但是夹竹桃的叶皮根花均有毒,人若误食,会中毒。
夹竹桃苦寒有大毒。
花似桃,叶像竹,一年三季,常青不败。从春到夏到秋,花开花落,此起彼伏。迎着春风、冒着暴雨、顶着烈日,吐艳争芳。
夹竹桃的祖先在印度、伊朗,阿富汗,是一种矮小的灌木,主干、枝条上有许多分枝,小的小枝呈绿色。
夹竹桃的叶长得很有意思。三片叶子组成一个小组,环绕枝条,从同一个地方向外生长。夹竹桃的叶子是长长的披针形,叶的边缘异常光滑,叶子上主脉从叶柄笔直地长到叶尖,众多支脉则从主脉上生出,横向排列得整整齐齐。
夹竹桃的叶上还有一层薄薄的“蜡”.这层蜡能替叶子保水、保温,使植物能够抵御严寒。所以,夹竹桃不怕寒冷,在冬季,照样绿姿不改。
夹竹桃的花有香气。花集中长在枝条的顶端,它们聚集在一起好似一把张开的伞。夹竹桃花的形状像漏斗,花瓣相互重叠,有红色、黄色和白色三种,其中,红色是它自然的色彩,“白色”、“黄色”是人工长期培育造就的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