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广大农村主要靠日晒干燥粮食及农副产品,收获后如果遇到连阴雨天气,往往造成霉烂。利用沼气烘干粮食及农副产品,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工效高,可以有效地减少遇雨霉变的损失,适合一家一户使用。四川农村广大群众在烘干玉米、花生、豆类方面,形成了一套自己特有的方法,效果很好。
一、烘干办法:用竹子编织一个凹形烘笼,取5~6匹砖围成一个圆圈,作烘笼的座台。把沼气炉具放在座台正中,用一个铁皮盒倒扣在炉具上,铁皮盒离炉具焰2~3厘米。然后把烘笼放在座台上,将湿玉米倒进烘笼内,点燃沼气炉,利用铁盒的辐射热烘笼内的玉米。烘一小时后,把玉米倒出来摊晾,以加快水蒸气散发。在摊晾第一笼玉米时,接着烘第二笼玉米;摊晾第二笼玉米时,又回过来烘第一笼玉米。每笼玉米反复烘二次,就能基本烘干,贮存不会生芽、霉烂;烘三次,可以粉碎磨面;烘四次,可以达到贮存要求的干度。从现象观察,烘第一笼时,烘笼冒出大量的水蒸气,烘笼外壁水珠直滴;烘第二次时,水蒸气减少,烘笼外壁已不滴水,但较湿润;烘第三次时,水蒸气微少,烘笼外壁湿润;烘第四次时,水蒸气全无,烘笼外壁干燥,用手翻动玉米时,发出干燥声。
二、烘干注意事项:
(一)烘笼底部的突出部分不能编得太矮。矮了,烘笼上部玉米或花生、豆类等堆放太厚,不易烘干。
(二)编织烘笼宜采用半湿半干的竹子,不宜用刚砍下的湿竹子。湿筐条编制的烘笼,烘干后缝隙扩大,玉米、豆类容易漏掉。
(三)准备留作种子用的玉米、花生、豆类等,不宜采用这种强制快速烘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