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播种与育苗
可在4月上中旬在日光温室或温床中育苗,播前种子用30℃水浸种12~16小时,之后在25~30℃下催芽,3~4天后发芽。发芽后将秋葵播种在育苗盘上。覆土厚度1.5厘米。用种量3~6千克/公顷。当第一片真叶展开时,分苗至育苗床上。株距8~10厘米,行距10厘米。当植株展开4~5片真叶,株高12~15厘米时定植。定植前秧苗锻炼7~10天。苗龄30~40天。一般而言,在设施内栽培能够取得较高的产量和较高的品质。
二、整地做畦
定植前整地,同时施腐熟农家肥3~5千克/平方米。多雨地区宜选高畦,畦高10~20厘米,畦距25~35厘米。畦宽1~1.2米,行距50厘米,株距40~60厘米。
三、定植
终霜期过后即可定植。定植时间,在5月中旬。春作定植时宜选晴天上午进行,这样有利于缓苗。
四、中耕除草
封垄前至少中耕培土3次。缓苗后松土除草1次,以后每隔15~20天中耕培土1次。生育期内要防止草荒。特别是在幼苗期,要严防草荒。
五、施肥灌水
秋葵生长势强、植株高大、生长期长、需肥量多,为了获得丰产,必须满足肥水的供应。在生长期要追肥3~5次。开花后每隔20~30天追肥1次。前2~3次追施腐熟稀水。以后可用翠京元微生物肥根外追肥。旱季要常浇水,雨季应注意排水。可以采用膜下滴灌方式栽培,不但能够防除杂草,还能减少因大水漫灌引起的难以采摘和植株倒伏。
六、植株调整
一般秋葵以主干结果为主。当主茎长至1.6~1.8米时,进行摘顶。这时侧枝加速发育,并可继续维持植株的开花结果。如果单干整枝,则只保留主干,其余侧枝全部除掉;如果进行矮化栽培,则当株高80~120厘米时去顶,每个侧枝保留2~3个果,然后打掉侧枝顶。采用矮化栽培,植物定植所需的营养面积要扩大。生育期内要及时清除老叶、病叶。
七、收获
秋葵对收获要求严格。一般在开花后4~7天,果长5~8厘米收获。若过迟收获,则因果肉纤维束过多过长而不堪食用。收获时最好套上手套,用剪刀从果柄处剪下,装箱上市。一般产量3~6千克/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