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上把黄肉无毛或带有茸毛的一类称为“中华猕猴桃”,把绿肉有毛的一类称为“美味猕猴桃”,但是一些野生株系的中华猕猴桃,在成熟时同样也右绿肉果实。
我国地域广阔,尽管猕猴桃分布范围非常广泛,但是适于猕猴桃商业栽培的地区并不是很多。
商业栽培猕猴桃应满足以下几个生态条件。
一、海拔
南北各地调查表明,海拔2300米为猕猴桃生存上限,海拔50米为经济栽培上限,不同地区垂直分布不同。如秦岭北麓主要分布在200~2300米,河南省主要集中分布在350~1200米,四川省主要分布在500-1500日的范围,湖南省主要集中分布在800~1000米。中华猕猴桃需要的光热条件更高些,需要种植在相对海拔低些,温度高点的地方。
二、温度
猕猴桃对周围环境的温度要求相对比较高,一般在年平均气温10℃以上地区都可以生长,但以年平均气温15~18.5℃、极端最高气温33.3~43℃、7月平均最高气温30~38℃、1月平均最低气温一4.5~5℃、≥10℃积温4500~5200℃、无霜期210~290天的地区最为适宜。
气温过高,如广东南部,由于没有达到适宜的需冷量,所以只长枝叶,不开花结果;气温太低则不能安全越冬。
猕猴桃作为一种不耐高温的果树,在我国广大猕猴桃产区,夏季高温、干旱,强光常同时发生,协同作用,影响树体正常生长。在阳光直射、没有遮阴、持续多天没有下雨而又缺乏灌溉的条件下,常会发生“日灼”。日灼在叶片、果实、枝蔓和主干上都会发生,但以果实、叶片和老弱的藤蔓受害较多,尤其叶片和果实,灼果率和落果率可达30%~50%。
低温也会严重影响树体的生长,春季一1.5℃低温持续半小时,就会使花芽和嫩梢受冻,使萌芽期延长和萌芽不整齐,另外,生长期的猕猴桃树体最怕温度骤然降低,猕猴桃树体尚未落叶休眠,如果突然降雪会给猕猴桃产业造成严重危害,导致十年生大树地上部分全部冻死。
三、水分
猕猴桃属于浅根肉质植物,它的抗旱耐涝能力较差,所以它对土壤水分和空气湿度的要求都相对严格。
自然分布区年降雨量在740~1860毫米,空气相对湿度70%~85%。一般来说,凡年降水量在1000~1200毫米、空气相对湿度在75%以上的地区,均能满足猕猴桃生长发育对水分的要求,水分不足,会引起枝梢生长受阻,叶片变小,叶缘枯萎,严重时甚至还会引起落叶、落果等。
同时猕猴桃还怕涝,我国南方的梅雨或北方的连续降雨季节,会导致果实开裂,同时由干排水不良,会使根部处于水淹状态,影响呼吸,导致根系组织腐烂,引起早期落叶,甚至植株死亡。
四、光照
猕猴桃不同树龄期对光照的要求不同。幼苗期喜阴凉,需要适当遮阴。
成年树属于中等喜光性树种,喜半荫环境,要求日照时间为1300~2600小时,自然光照强度以50%左右为宜。
郁闭果园,由于光照不良往往会造成内膛不易抽条,枝条生长不充实、结果部位外移,果实发育不良甚至早期脱落等现象;喜慢射光,对强光照射比较敏感,忌强光直射曝晒,会产生果实日灼,叶缘焦枯等,严重者甚至导致整株死亡。
五、土壤
猕猴桃生长发育所必须的矿质营养、水分绝大部分是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
在野生条件下,猕猴桃主要生长在疏松、肥沃的腐殖质土中。在栽培条件下,不同质地的土壤对猕猴桃的影响不同。
砂土地通气性、透水性虽好,但保水、保肥能力差,营养成分含量低,猕猴桃幼树期生长旺盛,但进人盛果期后,经常使生长、结果受到限制,如果管理不善,产量较难提高,易出现早衰。
粘土地的通气性、排水性差,易发生涝害。但土壤中养分含量高,保肥能力强,肥效持续时间长,栽植猕猴桃不易全苗,根系不易向下层伸展。但如果耕作管理措施良好,获得优质、丰产的潜力较大。
壤土兼有沙土和壤土的特性,既能满足猕猴桃根系旺盛生命活动的需氧量高的特性,利于根系向下深人扩大吸收范围,获得较多的矿质营养和水分,又具有较优良的保水,保肥能力,是最适宜栽培猕猴桃的土壤。
六、风
猕猴桃的叶片大而薄,脆而缺乏弹性,易遭风害,轻则叶片边缘呈撕裂破碎.重则整个叶片几乎全被吹掉,新梢上部枯萎,甚至新梢从基部劈裂,枝上的花蕾或花朵也会受损伤。
夏季的强风会使果实与叶片、枝条或铁丝磨擦,在果面造成伤疤,使之不能正常发育。风害不仅影响当年树体的正常发育,减少果实产量,降低果实品质,还会因树体营养不足,贮藏养分少影响花芽分化,使下年的结果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