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作为农业机械和拖拉机的主要传动方式,经常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低速、大负荷甚至超负荷运转,因此齿轮传动故障是常见问题。
一、齿轮常见损坏形式
齿轮的损坏通常表现为严重磨损、疲劳剥落、腐蚀斑点及牙齿折断等。直齿齿轮的损坏多于斜齿,滑动齿轮与套齿多于常啮合齿轮。检验时应尽量使用仪器、仪表及磁力探伤仪等工具,若条件不具备时,也可用卡尺、齿规、样板及新旧齿轮对比等方法进行检验。
二、齿轮继续使用的标准
齿轮能够使用的,应尽量通过简单的修磨继续使用。这一做法不仅节约材料,还能保证修理质量。检验时需注意:
1.齿面若有轻微斑点、剥落或边缘略有破损的,可用油石或风动砂轮修磨后继续使用。
2.斜齿、直齿齿轮的牙齿损伤(不包括裂纹)若沿齿长不超过1/6、沿齿高不超过1/3,可通过修磨继续使用。直齿锥齿轮沿齿高的损伤不超过齿长1/4、工作面上的打击伤和缺面积不大于20%时,可通过油石修磨继续使用。
3.圆锥齿轮疲劳剥落的面积不大于一个齿单面的1/4、牙齿损伤(不包括裂纹)不超过齿长的1/5和齿高的1/3、齿的端部缺损沿齿长方向不超过1/10和齿高方向不超过1/5的轻微损伤,可通过修磨继续使用。但损伤的牙齿数目有限制:主动齿轮的损伤齿数不得超过3个,相邻的不得超过2个;从动齿轮的损伤齿数不得超过4个,相邻的不得超过3个。若损伤齿数超出使用限度,应更换新品。
4.主、从动齿轮要成对使用和成对更换,不得单个更换。
5.轮齿破碎主要是由于齿轮啮合间隙不符合要求、轮齿啮合部位不当或工作中受到较大的冲击载荷所致。若轮齿边缘有不大于2mm的破碎,可用油石修磨后继续使用;若超过这个范围或有3处以上的这种小破碎,则应成对更换。
三、齿轮不能继续使用的标准
齿轮的损伤超过以下标准时,必须更换新品:
1.齿轮出现裂纹,沿齿长磨损超过原齿长的30%,滑动齿轮的损伤超过原齿长的15%(在齿高的2/3处测量)。齿厚磨损最大极限超过0.40mm。
2.齿轮啮合面积低于齿面的2/3;运转齿轮啮合间隙一般应为0.15~0.26mm,使用限度为0.80mm;接合齿轮啮合间隙应为0.10~0.15mm,使用限度为0.60mm,可用百分表或软金属倾轧法测量。若超过间隙,应成对更换。
3.啮合套与套齿磨损严重,如啮合套与套齿的配合间隙超过0.50mm,或啮合套沿齿长方向的最大磨损超过15%,均应更换新品。
4.齿面有较严重的疲劳剥落,剥落面积超过单齿面积的1/4,或出现大面积的腐蚀斑点及严重烧蚀。
四、传动齿轮的正确保养
1.正确选用润滑油:齿轮传动中润滑油是必要的润滑介质,保护轮齿减少损伤。应根据使用环境选择适当的润滑油,确保润滑油的抗氧化安定性、防腐蚀和防锈性能。
2.避免过载:在使用拖拉机、农业机械时应避免较大的过载,确保齿轮传动系统的封闭性,以防止灰尘、硬物进入齿轮箱。
3.使用原厂配件:更换齿轮时要购买原厂配件,确保齿轮材料、工艺标准与整车一致,避免因配件质量不一致引发故障。同时,应选择表面粗糙度较小(表面光滑)的齿轮,以减少磨损率。
通过正确维护和保养,可以有效延长齿轮的使用寿命,降低传动故障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