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理选用发动机润滑油
发动机润滑油是减少汽车发动机磨损的重要介质,合理选用发动机润滑油能减少发动机各相对运动部位的磨损,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进入冬季后应选用带W标记的润滑油,即冬季润滑油。应尽量选用粘温特性好、粘度指数高的多级油。外界温度越低,选择机油牌号也越小,牌号较小的润滑油流动性好,粘度小。
二、确保冷却液的质和量
冷却液是冷却系的介质。目前,多数汽车的冷却液都选用防冻液,进入冬季后防冻液在一定的气温条件下是不结冰的,具有防冻作用。发动机冷却液防冻性的选择原则是车辆冷却液的冰点要比车辆运行地区的最低温度低10℃左右。当防冻液变质或缺少时会影响其抗冻能力和冷却能力,驾驶员应在天冷时及时检查防冻液的质和量。
三、保证蓄电池工作状况好
电解液的比重能影响到蓄电池的抗冻能力和起动性能,冬季气温较低,电解液的内阻增加,电荷的活动性差,蓄电池的放电能力差,往往会影响车辆的起动性能。冬季要相应提高蓄电池中电解液的比重,这样既可增加蓄电池的抗冻能力,又能提高车辆的冷起动性能。
四、改善混合气的形成
在低温启动时,燃料的雾化和蒸发性都变差,除了在启动时加注易燃燃料外,还有采用预热进气的方法改善混合气的形成条件。汽油机上只要在启动前预热进气管,低温启动时并不困难。但柴油机往往在进气管装设电热装置或用火焰加热器加热空气滤清器、进气管道和吸气流。
五、适当推迟点火提前角
冬季可将发动机的点火提前角推迟1°~2°左右,具体方法是:将分电器外壳顺时针转动1°~2°即可。这样可以增强车辆的动力性,也能降低排放污染。
六、保证轮胎的花纹深度
轮胎在低温条件下的磨损与高温条件相比会相应减少,但北方的冬季路面常有积雪或结冰,致使路面较滑,保证轮胎的花纹深度能提高车辆的防滑能力,缩短制动距离,确保行车安全。
七、注意预热升温
冬季汽车发动机启动后不要急于起步,应使发动机在低速条件下运转一段时间,待发动机的温度达到60℃左右时再起步。这样有利于车辆各部位得到良好的润滑,减少低温条件下的严重磨损。同时还能节省燃油消耗。
八、适时使用防霜剂
冬季汽车车窗上由于车内、外温差较大往往会产生冰霜,影响驾驶员的视线,给行车安全带来不利的影响,为防止冰霜的产生可以在车窗上涂上一些防霜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