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归行搂杷”实现玉米秸秆全覆盖

2019-04-18 04:07

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逐渐得到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可,深松技术和药剂除草虫害技术已很成熟,但在秸秆全覆盖条件下实施免耕播种技术仍存在难题。通过使用“秸秆归行搂耙”,能实现免耕播种机无障碍播种,达到秸秆全部覆盖地表,进一步完善了保护性耕作技术。

吉林省中部地处黄金玉米带,主要粮食作物为玉米。近年来,玉米种植大多采取秸秆焚烧的处理方式,严重污染环境,导致土壤板结、微生物含量下降,腐殖质和有机质减少,农作物秸秆资源未充分利用。传统玉米种植生产环节多,机械重复进地作业,成本高。免耕播种机在玉米秸秆留茬和少量秸秆覆盖条件下播种,减少了秸秆焚烧,但秸秆覆盖量超过三分之一时,免耕播种作业质量难以保证,“秸秆归行搂耙”解决了这一难题。

秸秆综合利用包括秸秆离田和秸秆还田。秸秆离田费用高,消化量小;秸秆还田包括秸秆深埋和秸秆覆盖,前者可大量消化秸秆,但费用高;后者实现秸秆全部还田,减少土壤风蚀、水蚀,保护环境、提高地力。伊通县农机推广站正高级工程师王立涛于2014年发明《一种秸秆还田装置》专利,经两年改进、试验示范,“秸秆归行搂耙”实现秸秆全覆盖,满足玉米秸秆全覆盖宽窄行模式免耕播种要求,保证播种质量,且全部秸秆覆盖地表,形成一套玉米“秸秆归行”秸秆覆盖模式。该模式符合国家禁烧秸秆政策,充分利用玉米秸秆资源,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环境。

“秸秆归行搂耙”已在伊通县试验示范成功,将在全省乃至全国玉米产区推广。配套拖拉机动力为20—55马力,覆盖80%的拖拉机保有量。结合保护性耕作补贴,新增免耕播种机数量及对应的玉米秸秆还田量将大幅提升,促进“秸秆归行”覆盖模式快速推广,加速生态环保农业发展。

“秸秆归行”覆盖模式效益显著:1)一次将秸秆分成三行,形成六行无秸秆待播种苗带,作业速度快;2)秸秆覆盖位置被拖拉机和播种机压实,防止风吹走;3)冬季到播种前秸秆覆盖,减少土壤风蚀和水分蒸发;4)腐烂秸秆增加腐殖质,减少化肥投入;5)根据土壤墒情作业,增加土壤含水率和地温;6)结构简单,成本低,作业费用低,易普及。

“秸秆归行”种植模式流程:春季播种前,“秸秆归行搂耙”清理待播苗带秸秆并归集到休闲行,形成无秸秆待播种苗带,随后无障碍免耕播种。根据土壤墒情,适时作业,确保地温适宜。免耕播种机、拖拉机和“秸秆归行搂耙”在休闲行秸秆上行走,镇压秸秆,减少大风影响出苗效果,减小机械对土壤的压强。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