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拉机在长期运行后容易产生故障,导致机器无法正常工作。为预防故障,需分析了解故障原因,并在使用过程中尽量避免。以下是常见的故障原因及预防措施:
1.零件自身性能变化
拖拉机的零部件因长时间使用,其物理化学性质会逐渐变化,最终失效。例如,轴孔配合件磨损后,间隙增大,工作中可能产生异响;汽缸与活塞组件磨损后,密封性能下降,导致发动机动力不足。部分零件在交变载荷下会疲劳损坏,如轮齿表面麻点、滚珠剥落、轴类零件断裂等。橡胶、塑料类零件则会因光热作用老化、脆化,如水管、油封、密封圈等。此外,曲轴、连杆等受力较大的部件可能弯曲变形,缸壁、轴瓦、气门等部件则可能被酸性物质腐蚀,影响零件表面形状和质量。长期工作中,零件间的相互位置关系也可能改变,如连杆大小端孔磨损会破坏活塞运行轨迹,造成缸套偏磨;连杆大小端孔磨损会增大燃烧室容积,导致压缩无力、启动困难等问题。
2.使用不当
(1)带病作业:农业生产季节性较强,一些机手为抢农活,会让拖拉机带病作业。例如,发现异响仍不停车检查,最终可能导致重大机械事故。
(2)超载超速:部分机手缺乏使用常识,使拖拉机长期处于超载超速状态。为增加装载量,有的机手改装车斗,这会加速零件磨损,降低机器寿命。超载超速不仅损害机器,还影响经济性,发动机功率下降,油耗增加,机组生产率降低。同时,承重部件长期超负荷运行,可能突然损坏,尤其上下坡时风险更大。因此,应避免拖拉机超载超速作业。
3.维护调整不当
拖拉机上的配合件对配合关系要求严格,但长期使用后因磨损、松动等原因会破坏原有配合关系。例如,主轴颈与主轴承、连杆曲颈与连杆瓦、活塞销与连杆小端衬套磨损后,间隙增大,压缩行程中活塞顶距缸体上平面的距离无法达到要求,导致燃烧室容积增大,压缩比减小,造成启动困难、功率不足等问题。此外,连杆因冲击载荷弯曲或扭曲时,不检修会导致活塞偏缸,加速机件磨损。因此,需及时调整或更换零件以恢复原配合关系。
4.修理不当
(1)野蛮拆装与零件脏污:修理时乱扔、乱摔零件会使其损坏,带病装车后可能引发故障。例如,活塞磕碰后表面不平,易拉缸;零件未清洗干净也会导致故障,如活塞环槽中的砂粒、炭粒进入汽缸,加速磨损。
(2)配件质量差:市场上配件质量参差不齐,劣质配件如缸套、活塞、气门、齿轮、轴承硬度不足,使用不久即报废。一些配件精度要求高,假冒产品无法达标,如凸轮轴配气相位偏差过大,难以调整。燃油系三大精密偶件的配合间隙要求严格,劣质配件会严重影响发动机性能。
(3)盲目更换零件:部分维修人员因对机械结构、原理不清楚,未认真分析故障原因,盲目拆装机器,可能导致新故障。
(4)随意改装:一些修理人员凭想象改装机器,以为能提高性能,结果往往适得其反。例如,将调速弹簧扎住以提高车速,可能导致发动机飞车;将喷油器回油管直接接到柴油细滤器上,可能导致燃油管路进气,影响柴油机正常工作。
通过分析以上故障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可有效预防拖拉机故障的发生,延长机器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