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秆枯病主要危害茎秆和叶鞘,从苗期至结实期均可发生。幼苗染病时,首先在第一片叶与芽鞘之间出现针尖大小的小黑点,随后扩展至叶鞘和叶片,形成梭形褐边白斑,并伴有虫粪状物。拔节期,叶鞘上出现褐色云斑,边缘清晰,病斑上覆盖灰黑色虫粪状物,叶鞘内部布满白色菌丝,有时茎秆内也充满菌丝,导致叶片下垂卷曲。抽穗后,叶鞘内菌丝变为灰黑色,表面显现突出的小黑点(子囊壳),茎基部干枯或折倒,形成枯白穗,籽粒秕瘦。防治此病应选用耐病品种,实施科学种植,并在发病后及时使用多菌灵可湿粉或甲基硫菌灵可湿粉进行喷药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