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菌以闭囊壳随病残体在土中越冬,或在保护地内为害越冬。南方菜区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寄主上为害越冬和越夏。借气流、雨水和浇水传播。白粉病病菌以闭囊壳随病残体越冬,或在保护地瓜类作物周而复始的侵染,翌年条件适宜时,通过叶片表皮侵入萌发借助气流或雨水传播到寄主叶片上,5天后形成白色菌丝状病斑,7天成熟,飞散传播,进行再侵染。田间流行的适宜温度为16~24℃,空气湿度在45%~75%时发病快,湿度低于25%仍能发生,湿度超过95%时则发病显著受到抑制。一般雨水偏少的年份易于发病。在管理粗放、植株徒长、枝叶过密、通风不良、阳光不足、浇水过多、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条件下易发病,尤其是下雨后高温高湿条件下病害发展迅速。白粉病传播途径与土质、风力、蜜蜂、人为等因素有关。病菌属于专性寄生菌,寄生能力很强,菌丝体或分生孢子萌发后不必借道伤口,可以通过气孔或直接侵入寄主器官的表皮。在叶片的背面气孔数量更多,所以白粉病病菌在叶片背面侵入的几率更高。病残体土壤越冬,温暖条件通过雨水、浇水、气流传播。西葫芦白粉病的传播途径与上述类似,一般雨水偏少的年份易于发病。管理粗放,密度、湿度大时易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