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稻谷(如籼稻)无后熟期,在收获时就已生理成熟,具有发芽能力。由于稻谷发芽所需的水分较低(约为23%~25%),且后熟期较短,因此在粮堆结露、发热未及时发现和处理时,有可能出现稻谷发芽。如果稻谷在收获时遇连阴雨,未能及时收割、脱粒、整晒,或在保管中结露、返潮或漏雨,都容易生芽。发过芽的稻谷,其部分营养成分已被分解、消耗,贮藏稳定性也大为降低,即使经干燥处理,也不宜再进行贮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