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环境的菌源要建立合理的耕作制度,采用轮作和换茬,收获后进行深耕,减少病原菌在土壤的积累。制种田翻耕前可对土壤进行消毒,撒施生石灰750kg/hm2或用2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土壤消毒杀菌。种植抗病品种,因地制宜地选用当地抗病杂交种。消灭侵染源,及时消除田间内的病残体,玉米收获后,秸秆不要在地头堆放,尽快综合利用或牲畜过腹还田堆肥腐熟或烧掉,以减少越冬菌源。改进栽培措施,实行轮作换茬,加强田间管理,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及时防治玉米螟等虫害,减少伤口。在病瘤成熟破裂前及时摘除销毁,减少田间传播危害。清洁田园,田间早期发现病瘤应及时摘除并深埋;秋收后彻底清除病残株,进行深翻,可减少初侵染源。重病区栽培抗病品种,据各地调查,一般农家种较抗病;杂交种中的春杂2号、吉双107、吉单101等抗病性较强。重病地实行轮作,加强栽培管理,避免氮肥过多,抽雄前后要保证水分供应,彻底防治玉米螟等虫害。种子处理,20%粉锈宁乳剂200毫升拌50千克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