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菌以菌核混在土壤中或附着在采种株上、混杂在种子间越冬或越夏,在春、秋两季多雨潮湿时,菌核萌发,产生子囊盘放射出子囊孢子,借气流传播,子囊孢子在衰老的叶片上进行初侵染引起发病。菌核病是一种低温高湿病害,当气温在20℃左右,相对湿度85%以上,有利于病菌的发育和侵入危害。在白菜、甘蓝等包心后或白菜、萝卜种株抽薹开花期,遇多雨天气则病害严重,连年栽植十字花科、豆科、茄科等蔬菜的地块容易加重发病。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大水漫灌,栽培过密或偏施氮肥造成枝叶徒长、通风不良的地块均易发病。病株人窖后若窖温高,可在窖内继续传染,引起腐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