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应用抗(耐)病品种;推广塑盘育秧、工厂化育秧和机插秧、抛栽稻、直播稻等轻型栽培技术,减少常规水(旱)育秧,推迟水稻播栽期,实施栽培避病;防除杂草、清洁田园,恶化灰飞虱生存环境,减少传毒虫源。调整稻田耕作制度和作物布局,成片种植,防止灰飞虱在不同季节、不同熟期和早、晚季作物间迁移传病。忌种插花田,秧田不要与麦田相间。种植抗(耐)病品种,因地制宜选用中国91、徐稻2号、宿辐2号、盐粳20、铁桂丰等。调整播期,移栽期避开灰飞虱迁飞期。收割麦子和早稻要背向秧田和大田稻苗,减少灰飞虱迁飞。加强管理促进分蘖。治虫防病,抓好灰飞虱防治,结合小麦穗期蚜虫防治,开展灰飞虱防治,清除田边、地头、沟旁杂草,减少初始传毒媒介。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密植,科学肥水管理,化学防治。秧田期集中防除传播媒介“灰飞虱”,以防虫达到治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