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白粉病的传播途径,小麦腥黑穗病的传播途径?

2023-06-29 19:45

小麦的黑穗病主要包括散黑穗病和腥黑穗病,这两种病害通过不同的途径传播。散黑穗病主要由种子传播,而腥黑穗病则通过土壤、种子和雨水传播。小麦脱粒时,病粒破裂,病菌孢子飞散并粘附在种子表面,这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在某些地区,混有病菌的麦糠、麦秸、淘麦水等用于沤粪或喂牲口,使得粪肥中带有病菌,施入麦地后也能传播病害。在寒冷干燥的地区,落在土中的病菌孢子存活时间较长,也能成为传播源。

小麦播种后,粘附在种子表面或粪肥、土壤中的病菌孢子发芽并侵入小麦幼芽,病菌在麦株内生长,最终到达花部,破坏花部正常发育,形成病粒。病菌只能侵害未出土的幼芽,因此播种深度和出苗速度影响发病程度,播种愈深、出苗愈慢,发病愈重。土壤温度在5—12℃、土壤湿度中等时,病菌容易侵染,因此冬麦迟播和春麦早播会加重病害。

小麦腥黑穗病的传播途径还包括风雨和病虫害。麦收后,病菌附着在种子外表或混入粪肥、土壤中越夏,以厚垣孢子的形式在种子外表或混入粪肥、土壤中越冬或越夏。当种子发芽时,厚垣孢子也随即萌发,继续其生命周期。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