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褐斑病的发病部位,花生褐斑病的发病规律?

2023-07-22 18:42

病菌以子座、菌丝团或子囊腔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菌丝直接伸入细胞间隙和细胞内吸取营养,一般不产生吸器。病菌生育温度范围10-33℃,最适25-28℃。气候多雨潮湿,发病重。发病较早,嫩叶较老叶发病重。

花生褐斑病发生时期较早,一般6月~7月开始发病,7月下旬至8月中下旬为病害盛发期。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分生孢子反复再侵染,促进病情发展,至收获前可造成几乎所有叶片脱落。春花生田有两个明显的发病高峰:第一发病高峰在开花下针期,为6月中下旬。第二发病高峰在花生的中后期,为8月中下旬。夏花生只有1个发病高峰,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发病程度轻于春花生。秋季多雨、气候潮湿,病害重;少雨干旱年份发病轻。土壤瘠薄、连作田易发病。

在南方产区,春花生收获后,病残株上病原又成为秋花生的初次侵染源。病原以分生孢子和菌丝块在病残体上及花生堆中越冬,成为来年的初侵染源。条件适宜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落在花生叶片表面,从气孔或直接穿透寄主表皮侵入组织内部进行初侵染。病菌的菌丝在细胞间蔓延,产生分枝形吸器侵入栅栏和海绵组织的叶肉内吸取营养造成为害。新病斑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可重复侵染。分生孢子扩散高峰在清晨叶面上露水刚消失时和下雨之前。在合适温湿度条件下,分生孢子重复再侵染促进病情发展,至收获前造成几乎所有叶片脱落。

花生生长季节夏季、秋季多雨,昼夜温差大,多露、多雾,气候潮湿,病害发生重,少雨、干旱天气则发生轻;花生不同生育阶段植株感病程度差异明显,通常生长前期发病轻,中、后期发病重;幼嫩叶片发病轻,老叶发病重。老龄化器官发病重;底部叶片较上部叶片发病重。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