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生长过程中易受干旱影响。研究表明,我国玉米产区干旱发生率为40%-50%,减产幅度最高达50%。针对这一问题,多位农业专家提出抗旱栽培策略,通过选用抗旱品种、优化栽培管理等手段,可有效缓解干旱影响,保证玉米产量稳产高产。
在品种选择方面,抗早1号、先玉335等抗旱品种具有显著优势。这些品种根系发达,叶片气孔调节能力强,能充分利用有限水分。农民张大叔表示:"去年我们村推广种植抗旱品种,在持续高温干旱情况下,每亩仍收获900多斤,比普通品种高出20%左右。"
栽培管理方面,应注重以下关键点:适时播种,避开花期高温;推广覆盖栽培技术,采用地膜或秸秆覆盖,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实施水肥一体化,将水分和养分同步供给,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合理密植,根据土壤肥力确定种植密度,一般肥力中等田块每亩种植4000-4500株为宜。
此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精准灌溉也是重要手段。通过土壤温湿度传感器监测的信息,结合天气预报,可实现智能灌溉决策,既保证作物需水,又避免水资源浪费。专家建议,在干旱严重时,可进行人工根外喷水,使用喷雾器对准玉米根部喷水,水中可适当加入尿素、磷酸二氢钾作为辅助。
通过以上综合性技术措施,即使在干旱年份,也能确保玉米产量稳定在合理水平。农业部门将继续加强技术推广,助力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