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主要受天气影响,气温下降和降雨量增加会导致田间温度低、湿度大,从而利于晚疫病的发生和传播。此外,田间管理不当,如通透性差、排水不及时、未进行松土培土,以及施肥不合理,也会加剧病害的发生。病害传播途径包括种子带菌、土壤带菌、昆虫传播以及雨水和农具传播。在相对湿度95%以上、18~22℃的条件下,孢子囊易于形成,而在10~13℃且存在水滴的环境中,孢子囊萌发产生游动孢子;在24~25℃且有水滴的条件下,孢子囊直接产出芽管。因此,多雨年份、空气潮湿或温暖多雾条件下,晚疫病发病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