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病病菌喜低温、高湿环境,发病适温为15-20℃,相对湿度为95%左右,最适感病生育期为成株期,发病潜育期为3-7天。主要危害叶片,病叶由植株下部向上蔓延,最初叶上生淡黄色近圆形多角形病斑,潮湿时,叶背病斑长出白霉即病菌的孢囊梗及孢子囊,有时蔓延到叶片正面,后期病斑枯死变为黄褐色并连接成片,致全叶干枯。此病从幼苗到收获各阶段均可发生,以成株受害较重。发病初期在叶面形成浅黄色近圆形至多角形病斑,空气潮湿时叶背产生霜霉状霉层,有时可蔓延到叶面。后期病斑连片枯死,呈黄褐色,严重时全部外叶枯黄死亡。病菌喜低温高湿环境,发病温度范围为1~25℃;发病环境温度为15~20℃,相对湿度95%左右;最适感病生育期为成株期。发病潜育期3~7天。霜霉病的主要发病盛期在3~5月、9~11月。年度间早春多雨或梅雨期间多雨的年份发病重;间连作地、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田块发病较重;栽培上种植过密、通风透光差、氮肥施用过多的田块发病重。生菜霜霉病主要危害生菜的叶片。幼苗、成株均可受害,以成株发病重。叶片染病,从植株下部近地面叶片起发生,发病初始产生褪绿色斑,扩大后病斑淡黄色,受叶脉限制呈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田间湿度高时叶片病部背面产生白色霉层,即病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发病盛期,多个病斑连接成片,形成大型病斑,严重时整张叶片被病斑覆盖,使叶片枯黄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