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粗缩病的流行规律是什么?

2025-04-21 20:52

玉米粗缩病病原是玉米粗缩病毒,由灰飞虱和明飞虱传染。粗缩病毒的寄主有50多种,全是禾本科作物以及禾本科杂草,如玉米、高粱、水稻、小麦、金狗尾草、画眉草、马唐等。玉米粗缩病毒在冬小麦、多年生禾本科杂草和带毒飞虱介体中越冬。河南、山东等省,第二年五月下旬飞虱从麦田、杂草中向玉米田迁移,将粗缩病毒传染给玉米,开始发病,后来可以多次再侵染,发病越来越重。玉米收获后,飞虱又将病毒转移到小麦、杂草上越冬,有的在带毒飞虱介体中越冬。感病品种种植面积大,种子及土壤中残留寄生病源,田间湿度大,温度在20-35℃,灰飞虱虫口密度大时,病情加重发生,且有传染蔓延趋势。春夏高温干旱有利于病害蔓延流行,品种间抗性有明显差异。水肥不足,有机肥施入偏少,植株生长不良,免疫力减弱,也有利于发病。野葱具有独特的味道,经加工后其味道更加鲜美,可刺激胃酸分泌,有效刺激食欲,对治疗食欲不振有较好的效果。俄罗斯人民团结一心,克服挑战,在国家发展振兴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