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蔓枯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病原菌为Didymella bryoniae (Auersw.) Rehm,属于子囊菌亚门真菌。该病主要危害南瓜的叶片、茎蔓和果实,病斑初为褐色,圆形或近圆形,大小10~20毫米,微具轮纹。茎蔓上的病斑椭圆形至长梭形,灰褐色,边缘褐色,有时溢出琥珀色的树脂状胶质物,严重时形成蔓枯,导致果实停止生长。果实染病后,轻则形成近圆形灰白色斑,大小5~10毫米,具褐色边缘,重则形成不规则褪绿或黄色圆斑,后变灰色至褐色或黑色,最后病菌进入果皮引起干腐,一些腐生菌乘机侵入引致湿腐,危害整个果实。
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4-28℃,在此温度范围内孢子萌发率高,高于28℃发芽率明显下降,低于8℃、高于32℃均不产孢。pH值6.2-8.4时病菌生长最好,其中pH7.6最佳。病菌在病斑上生成小黑粒(分生孢子器和子囊壳),这些分生孢子器和子囊壳与病株残体在土中越冬,翌年由此飞散出孢子形成侵染源。
除南瓜外,该病菌还侵染西瓜、网纹甜瓜和黄瓜等葫芦科作物。病原菌的生育适温为20~30℃,pH值3.4~9.0时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