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黑斑病是由甘薯长喙壳菌引起的、发生在甘薯的病害。主要危害薯苗、薯块,一般不会危害绿色部分。为害甘薯幼苗茎基部时,主要表现为茎基部长出黑褐色椭圆形或菱形病斑,稍凹陷。甘薯受病菌侵染后,土温在15-30℃之间均可发病,最适温度为25℃。甘薯贮藏期间,最适发病温度为23-27℃,10-14℃时发病较轻,15℃以上有利于发病,35℃以上病情受抑制。贮藏初期,薯块呼吸强度大,散发水分多,如果通风不良,高于20℃的温度持续2周以上,则病害迅速蔓延。病害潜育期的长短受温度和病菌侵染途径等影响。温度低,潜育期长,25℃左右时潜育期最短,一般为3-4天。贮藏期间薯块上的甘薯黑斑病潜育期可长达几个月病菌从伤口侵入时潜育期短,直接侵入时潜育期长。土壤含水量在14-60%之间,病害随湿度的增高而加重,超过60%时,又随湿度的增加而发病减轻。一般高温多雨年份发病重。地势低洼、土质黏重的地块发病重,地势高、干燥、土质疏松的田块发病轻。红薯黑斑病发病条件是:红薯黑斑病大都与种薯种苗带病或者是土壤中带菌有关。土壤条件恶化,连作重茬严重的田块易发生红薯黑斑病。温度较高、土壤湿度适中的田块易发生红薯黑斑病。施入未发酵农家肥、氮肥过量的田块易发生红薯黑斑病。地下害虫较多的田块易发生红薯黑斑病。采收不当、运输不当、储存不当时易发生红薯黑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