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立枯病的防治方法包括:
1.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如“超级优质”、“云优杂交水稻”等,以降低病害发生的风险。
2.进行合理的田间管理,如适时翻耕、间套种植、合理施肥和灌溉,改善土壤条件,增强水稻植株的免疫力。
3.种子处理,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浸种、热水处理或化学处理,以杀灭种子表面的病菌,减少病原的传播。
4.在秧苗1.5-2叶期时,开始喷施预防立枯青枯病的药,如3.2%恶甲水剂300倍液、立枯清、广灭灵水剂500-1000倍液、15%立枯灵液剂、70%敌克松粉剂500倍液或1%硫酸铵等农药。
5.加强苗床管理,特别是在秧苗三叶期以前,做到膜不离床,以防秧苗受到冻害。
6.精准施药,防治结合,防重于治,使用甲基立枯磷、普力克、嘧菌酯、恶霉灵等农药及其复配剂进行预防。
7.播种不要过密,每平方米播种量为3两为宜,不能超过半斤,以免产生弱苗。
8.在一叶一心至二叶一心期,最易发生立枯病侵染死苗,可用黄秧快青每袋25克加水3—5公斤喷施66平方米,或用42%立枯一次净可湿性粉剂40克兑水100—120公斤浇在苗床上;也可以用35%枯必净或42%立枯一次净在发病初期每袋40克兑水100公斤进行叶面喷雾,隔5-7天再喷1次,连喷2次。
水稻立枯病主要因低温多湿、温差大、光照不足、播种量过大、秧苗细弱等多种因素所致。防治立枯病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做好选种与晒种、种子消毒,合理稀播,做好防寒、保温、通风、练苗工作。水稻立枯病是秧苗病害,用70%硫菌灵防控。水稻立枯病一般发生在秧苗期而且是旱育的秧苗。防控上在做好常规的防控外最好是尽快移植大田。
苗床土壤调酸消毒,苗床用营养土,按说明应用。掌握播种量,是培育旱育秧壮苗的关键一环。如播种过密,秧苗瘦长,抗性减弱,易感立枯病,而壮苗则抗性较强,不易感染立枯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