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修圈舍,增加房圈舍保温效果。及时排除牛舍积水,保持肉牛生长环境干燥,干净卫生。补喂精料,做好冬季的防疫工作。冬季牛用饲料必须多样配合,做到青料与干料搭配,粗料与精料搭配,禾木科草与豆科草搭配。
改牛不运动为户外活动耕牛在冬季长期舍饲,缺乏运动,没有机会接触阳光,极易生病。因此,在天晴时,应该将牛牵至舍外避风的地方,晒晒太阳,活动一下筋骨,并用竹梳拭刷牛体,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牛的体质,防止牛长虱、生癞。
改舍内积肥为舍外积肥农户养牛大多数都有舍内积肥的习惯。但在冬季,如果还继续采取此种积肥方法,则势必影响圈舍的卫生、地面干燥、空气质量等,使牛体滋生体表寄生虫,出现烂蹄等疾病,给牛安全过冬带来不利影响。因此,牛在舍饲时,定时牵牛到舍外排便,并成习惯,如果有尿湿的垫草,应及时更换。此外,如遇冷空气侵袭,除加厚垫草外,可用稻草或麻袋装稻草披在牛身上作为牛衣,帮助御寒保温防冻。
刷拭可保持牛体清洁,促进皮肤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提高采食量,有利育肥牛只管理。每日必须定时刷拭1—2次,在育肥牛喂饱后在运动场内进行刷拭。育肥牛分阶段育肥,在前期可适当运动(在运动场让逍遥运动)促进消化器官和骨骼发育。中期拴系固定在木桩上,牛可作旋转运动,后期绳长度0.5米拴短限制活动,使其蹲膘,此时使牛只能上下站立或睡觉,但不能左右移动。育肥牛只夜间休息白天饲喂都在牛舍内,应每天让牛晒太阳3—4个小时,日光浴对皮肤代谢和牛只生长发育有良好效果,被毛好,易上膘,增重快。牛进入冬季,养殖方式应逐步由放牧转为舍饲,此时需要进行粗饲料储备,可利用牧草、玉米、稻草秸秆和青贮、黄贮、微贮及氨化等技术相结合生产粗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