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脱出是直肠的部分或大部分粘膜和肠壁向外翻转脱出肛门外,严重时发生直肠全层脱出。病因主要是长期便秘、腹泻或分娩过度努责,以及慢性咳嗽、腹水等引起腹内压增高所致。症状是站立时,病牛频频努责,拱背,肛门后上方突出一鲜红色肿胀物,呈圆筒状下垂。初期可见鲜红色肿胀,随病情发展变为暗红色或紫黑色,有炎性反应,逐渐形成溃烂。诊断通过视诊和肛门检查可确诊。治疗初期可采用保守疗法,用2%明矾水或0.1%高锰酸钾溶液洗净外露的直肠粘膜,并热敷后,轻轻将其还纳。整复后可在肛门周围行袋口缝合固定,或肛门周围注射酒精防止脱出。当脱出的直肠发生严重损伤、坏死,不能整复时,需进行直肠截除术。为防止直肠继续脱出,应在肛门周围作袋状缝合,中央应留有二指宽的排粪孔,经7~10天后,如无感染或患牛不再努责,可拆除缝线。平时要加强饲养管理,防止受寒,及时治疗便秘和腹泻,妊娠后期应适当牵躍活动,适时治疗子宫脱出及阴道脱出,防止并发直肠脱出。应定期驱虫,增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