羔羊大肠杆菌病的症状是什么?

2022-12-31 14:32

羊大肠杆菌病是由埃布氏大肠杆菌引起的羔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常表现为严重的腹泻和败血症,粪便颜色为黑色或白色,有时混有血液,死亡率高,对养羊业造成较大损失。病初,羔羊排出浅黄色、粥状、恶臭的粪便,随后变成水样、浅灰白色,有时带有血丝和气泡。发病中期,gang门失禁,粪便自由流出,污染后躯和腿部,常伴有腹痛症状。后期,羔羊严重脱水,衰竭,卧地不起,有的出现痉挛。

山羊羔羊大肠杆菌病也被称为羔羊白痢,是死亡率非常高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6周龄以下的山羊羔羊,通过消化道传染的方式进行传播。该病导致山羊羔羊出现呼吸困难,口、鼻流涕和胸膜肺炎等多种症状。

大肠杆菌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养殖环境条件是重点。例如,天气骤变、饲料质量低劣等引发消化不良都容易导致大肠杆菌病。因此,在综合防治的基础上,应做好针对性治疗,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大肠杆菌病的危害。

临床分为两种类型:

1.败血型:多发生于2~6周龄的羔羊或3~8月龄的后备羊。发病急,死亡快(4~12小时死亡),呈菌血症,体温升高到41.5~42.5℃,出现脑神经症状,视力障碍,盲目行走,头弯向一侧做转圈运动,步态蹒跚。倒地头向后仰,一肢或四肢呈游泳状。口流泡沫,鼻流黏液。有的继发肺炎、关节炎等症。伴有轻微腹泻或未见腹泻即死亡。

2.肠炎型:多发于7日龄以内的幼羔,病初体温升高到40.5~41℃,下痢后即下降。粪便为黄色或灰白色粥状或水样,内含气泡,混有血液或黏膜,病羊腹痛、虚脱,于24~36小时死亡。病死率15%~75%,有时见有化脓性纤维素性关节炎。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