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
本病是由D型魏氏梭菌引起的绵羊急性肠道性中毒性疾病。羊只采食被病原芽胞污染的饲料和饮水后,芽孢进入消化道繁殖并产生毒素。当饲料突然改变,特别是从干草转为大量谷物或青绿多汁饲料时易诱发本病。
二、症状
主要分为两种临床表现:
1.急性型:突然发病,抽搐、四肢划动、眼球转动、磨牙、流涎,2-4小时内死亡。
2.亚急性型:病初步态不稳,随后卧地,感觉过敏、流涎、下颌"咯咯"作响,继而昏迷。部分病例出现腹泻,数小时后安静死亡。极少数病程可达数天。
三、预防
1.避免突然更换饲料,控制蛋白质和谷物饲料饲喂量
2.加强饲养管理:夏初减少抢青,秋末选择草黄较迟区域放牧,农区减少多汁饲料投喂
3.保持环境卫生:选择高地放牧,定期补盐,加强运动
4.定期免疫接种:使用"羊快疫、猝狙、羊肠毒血症"三联苗或五联苗
5.死羊深埋,污染场地彻底消毒
四、治疗
1.紧急处理:消除诱因,隔离病羊,同群羊紧急预防接种
2.灌服10%石灰水:大羊200ml,小羊50-80ml
3.对病情进展缓慢的羊只可使用磺胺类药物和抗生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