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肺线虫病是由丝状网尾线虫和胎生网尾线虫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临床上以咳嗽、气喘和肺炎为主要特征,又叫网尾线虫病。本病主要以预防为主,采取定期驱虫制度以及加强饲养管理,降低感染几率。在本病常发地区于每年放牧前进行2~3次的有计划的驱虫工作。主要药物有丙硫咪唑,10~15毫克/千克体重,内服;左旋咪唑,8~10毫克/千克体重,内服。加强饲养管理,避免在低洼潮湿地区放牧,粪便应集中发酵,圈舍保持干燥,避免牧场积水,注意饮水卫生等,以防病原扩散。在肺丝虫病的常在地,因隐性感染牛较多,所以要对全群牛进行粪便检查,如果阳性牛占检查牛的1/3,则应对全群牛投予驱虫药。为了使被污染的放牧场得到净化,每年必须有计划地定期进行驱虫。对慢性经过而瘦弱贫血的病牛,要给予营养全价的饲料并保持良好的饲养环境,使其尽快恢复体力。牛肺线虫病多发生于潮湿多雨地区,对犊牛危害严重,常呈暴发流行,造成大批死亡。该病防治应避免在低洼潮湿地区放牧,粪便应集中处理,以防病原寄生虫扩散。在流行区,每年放牧前进行2~3次有计划地驱虫。通常驱虫用丙硫咪唑每千克体重5~10毫克内服,或用左咪唑每千克体重8~10克内服,对网尾线虫效果很好。也可用海群生,每千克体重50毫克拌料混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