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结节性皮肤病,又称牛疙瘩皮肤病或牛结节疹,是由山羊痘病毒属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引起的一种牛全身性感染疫病。该病主要由蚊、蝇等虫媒传播,具有显著的季节性,并可能导致牛只死亡,给养牛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疫情的蔓延对牛业构成了严重威胁。
临床特征主要包括病牛发热、消瘦,淋巴结肿大,以及皮肤局部形成坚硬的结节或溃疡。这些症状导致牛只消瘦,奶产量下降,皮张在鞣制后因凹陷或孔洞而价值大幅降低。该病的潜伏期大约为14天,病状包括持续发热伴随流泪、流鼻涕和产奶量下降,以及浅表淋巴结严重肿大和四肢依赖性组织水肿。皮肤出现边界清晰的结节,随后结节逐步增大,形成块状,最终破溃。其他症状包括跛行、站立不起、呼吸困难、便秘和粪便中带血等。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初期症状为体温升高,可能超过40°C,并伴有反复发烧,随后牛身上会出现硬质的圆形隆起状结节。该病以红斑、鳞屑性皮肤病为特征,常见于头皮和四肢伸展部位,病牛皮肤表面发红、疼痛,体温持续升高,情绪沮丧,不愿动,食欲不振,流口水、流眼泪和流鼻涕。长期流泪可能进一步引起结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