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区域性防控策略、政策,主要采取净化或者是免疫的措施。如果采取净化措施的要加强全群的监测,发现阳性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采取免疫措施的要及时按程序进行免疫。一,严格检疫,规范引种。二,加强布病监测,宣传布病防控措施。三,一线人员,特别是接产人员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在未检疫及分群隔离饲养控制感染的羊群中,控制布病的传入,最好的办法是自繁自养,在没有布鲁氏菌病的清洁地区,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检疫。从外地引进羊只需要经产地检疫,并且要把新买的羊隔离观察两个月,期间进行两次血清学检疫,做平板凝集反应,为阴性者可混群饲养或放牧,在疫区至少每年两次对羊进行检疫。羊5月龄以上接种过疫苗的羊,在注射后12-36个月时检疫,检出的阳性羊只应及时淘汰,经一年以上无阳性羊可认定是健康羊群。注重预防管理。羊群要自繁自养,必须引种的时候要采取隔离观察,时间要控制在2个月左右,同时要严格的进行检疫、检查工作。一是做好引进前疫病检测,杜绝疫病输入;二是定期开展消毒灭源;三是做好粪污、病死畜无害化处理;四是定期开展布病监测工作;五是做好疫苗免疫接种。加强检疫力度。在羊进场前必须进行严格的检疫,确保其不携带任何致病原,同时要对饲养圈舍做好消毒工作,从而有效的降低牛羊的发病率。另外,场内的羊一定要每年定期进行布病的血液检测,防止场内存在致病原。合理的引种规划。在对羊进行引种时,必须做好合理的规划,明确羊的来源及健康情况。尽量选择集约化、规模化的养殖场进行选种,从而确保引种的质量,在引种地区的选择中,尽量选择距离较近的养殖场,避免由于长途运输而引起的应激以及病菌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