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肠毒血症是由魏氏梭菌(产气荚膜梭菌D型)在羊肠道内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所引起的绵羊急性传染病,其特点为突然发病,往往在出现可见症状后迅速死亡。该病以发病急,死亡快,死后肾脏多见软化为特征,又称软肾病、类快疫。
羊肠毒血症的症状可分两种类型。一类以搐搦为其特征,在倒毙前四肢出现强烈的划动,肌肉颤搐,眼球转动,磨牙,口服过多,随后头颈显著抽缩,往往死于发病后的2-4小时内。另一类以昏迷和静静地死去为其特征,病程不太急,其早期症状为步态不稳,以后卧倒,并有感觉过敏,流涎,上下颌咯咯作响,继而昏迷,角膜反射消失,有的病羊发生腹泻,通常在3-4小时内静静地死去。这两种类型在症状上的差别主要取决于吸收的毒素量。
该病潜伏期短,多呈急性经过,突然发病,几分钟后死亡。病程缓慢的病羊表现离群呆立或卧地,体温不高,口吐白沫,有时磨牙,角弓反张,眼结膜苍白,全身肌肉抽搐,腹泻,粪便呈暗黑色,混有黏液或血液。有的病羊有食毛癖,濒死前可见转圈或步态不稳,呼吸困难,倒地后呈四肢划水状,颈向后弯曲,继而昏迷或呻吟,最后衰竭死亡,死后腹部膨大。急性病例从发病到死亡仅1~3小时,病情缓慢的延至3~10小时或1~3天后死亡。血、尿常规检查有血糖、尿糖上升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