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期2~12天,平均6~8天。发痘前,病羊体温升高到41~42℃,食欲减少,结膜潮红,从鼻孔流出粘性或脓性鼻漏,呼吸和脉搏增快,约经1~4天后开始发痘。
发痘时,痘疹大多发生于皮肤无毛或少毛部分,如眼的周围、唇、鼻翼、颊、四肢和尾的内面、阴唇、乳房、阴囊及包皮上。山羊大多发生在乳房皮肤和乳头上。
开始为红斑,1~2日形成丘疹,突出皮肤表面,随后丘疹渐增大,变成灰白色水泡,内含清亮的浆液。此时病羊体温下降。
羊痘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羊的皮肤、黏膜的丘疹、脓疱、痂皮内及鼻黏膜分泌物中,在发病羊体温升高时,其血液中存有大量病毒。病羊为传染源,主要通过传染的空气经呼吸道感染,也可以通过损伤的皮肤或黏膜侵入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