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口疮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影响山羊和绵羊,其症状表现为嘴唇、鼻子、眼睑、四肢和口腔等部位的丘疹、水疱、脓疱及结痂。
病原及特性
羊口疮的病原为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的羊口疮病毒。该病毒适应性强,在外界环境中存活时间长,即使经过一年仍具有传染性。但其对温度敏感,60℃下30分钟可被杀死。
传播途径
1.外源因素感染:
引进种羊时检疫不严或检疫条件不足,可能导致引入带毒或病羊。
未对羊舍、用具等进行严格消毒,或使用被污染的牧场、水源及饲料。
2.接触传播:
健康羊直接接触病羊或带毒羊,或通过污染的皮毛、饲料、水源及用具等间接传播。
3.饲养管理问题:
传统放牧方式为主,缺乏合理补料,导致羊群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
饲料中矿物质不足,引发羊异嗜或啃墙行为,增加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