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布病防控措施是怎样的?

2023-03-16 12:45

布鲁氏杆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兽共患慢性传染病。牛布鲁氏杆菌病(以下简称布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凡是养牛、养羊的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流行和感染,每年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数亿美元,并且还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首先,要控制传染源。在引进奶牛时要严格把控检疫,并且隔离观察一个月以上,并用凝集实验等方法进行两次检疫。对阳性牛快速隔离淘汰处理。对规模小区及规模场提倡自繁自养,杜绝因引进布病奶牛造成疫病的传播。同时,要了解已经发病的布病奶牛及携带布菌的奶牛是本病的传染源,当奶牛发生流产时,胎儿、胎衣、羊水、子宫分泌物、乳汁或感染公畜排除的精液,都含有大量的布鲁杆菌,污染周围环境,致使健康家畜通过消化道、呼吸道或,还可经吸血昆虫叮咬而传播。所以必须淘汰病畜,才是阻断本病扩散的有效的措施。

其次,要按免疫规程进行有效的免疫接种。接种牛19号布鲁氏杆菌苗(简称S19菌苗),或牛45/20佐剂苗,每年2次,共免疫3年,之后停免1年,实施血清学检测。

第三,要定期进行监测。要把布病的防控工作作为疫病防控的重中之重,提高监测质量。制定制度,严格落实好国家规定的每年2次奶牛监测工作。在监测净化中要做到不漏检,对监测中出现的布鲁氏杆菌阳性牛要及时隔离扑杀,对可疑牛更要做好隔离和消毒工作。奶牛布病的防控是一项大工程,需要政府、农户等多方面合作才能最终彻底净化。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