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度感染和感染初期通常无明显症状;严重感染的羊,被毛逆立,时常脱毛,肥育不良,肺部感染时有明显的咳嗽;咳后往往卧地,不愿起立。寄生在肝表面时,可能有消化不良等症状。因患病羊表现出一系列特异的神经症状,容易确诊。
临床症状表现取决于寄生部位和病原体的大小。感染初期由于病原在脑部,引起局部发炎,病羊显出脑膜炎或脑炎症状,表现体温升高,脉搏、呼吸加快,有时强烈兴奋,病羊作回旋运动,前冲或后退及痉挛性抽搐等。有时沉郁,离群落后,长时间躺卧,这些症状以羔羊表现最为明显。部分病羊在5~7天内因急性脑膜炎而死亡,或转为慢性型。经2~6个月,再次出现明显症状,除向被虫体压迫的同侧作转圈运动外,还常造成对侧的视力障碍乃至失明。
当羊群严重感染该种寄生虫后,会出现慢性长期的呼吸困难和轻微咳嗽症状。通过对病羊的肺部进行叩诊,可以在不同部位出现局部半浊音病灶,对肺部病灶进行听诊时,肺泡呼吸音比较微弱。当羊的肝脏受到侵害时,叩诊可以发现浊音区扩大,用手触诊浊音区羊表现出疼痛感,当肝脏的内容物显著增加后,可以观察到羊右侧腹部稍微胀大。
病羊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反应迟钝,长时间沉郁不动,遇障碍物时则奋力前冲抵物不动,两眼视力模糊,其眼内瞳孔上附有一层白膜。寄生部位不同,引起的症状也不同:若虫体寄生于脑部的某侧则患羊将头抵患侧,并向患侧作圆圈运动,对侧的眼常失明;若虫体寄生在脑的前部(额叶)则患羊头部抵于胸前,向前作直线运动,行走时高抬前肢或向前方猛冲;虫体寄生在小脑则患羊易惊恐,行走时出现急促或蹒跚步态,严重时衰竭卧地,视觉障碍、磨牙、流涎、痉挛;若虫体寄在脑表面则有转圈、共济失调神经性症状,触诊时容易发现;若位于脑后部则患羊表现角弓反张,行走后退,卧地不起。
病羊表现缺乏营养,体质消瘦,被毛逆立、粗乱,且容易发生脱落,结膜通常呈苍白色,部分会发生黄染,排出糊状粪便,无力反刍,往往伴有臌气,导致腹部右侧明显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