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沙门氏菌病的传播途径?

2023-03-20 20:33

沙门氏菌病的传播途径包括肉、蛋、环境的污染。肉类及其制品在全球范围内的沙门氏菌检出率较高,国内肉类检出率在1.1%至39.5%之间。蛋及其制品的污染率在中国为3.9%至43.7%,且因食用蛋类导致的鼠伤寒病例有所增加。食品在加工、运输、出售过程中易被沙门氏菌污染,沙门氏菌在粪便、土壤、食品、水中可存活5个月至2年。

牛沙门氏菌病的流行特点为各日龄牛只均可感染,但不同日龄的感染流行特点不同,幼龄犊牛最为易感,成年牛多为散发性感染。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成年牛多发于夏季放牧时。

水源或直接接触传播也是沙门氏菌的传播途径。通过动物和人的粪便污染水源,饮用污染的水可导致感染。供水系统污染也可引发流行。病牛或病愈带菌牛为主要传染源,病原体通过粪尿、乳汁、流产胎儿、羊水等排泄物排出,污染饲料、饮水等,潜伏于消化道、淋巴组织及胆囊内,待机体免疫力降低时引发感染。

成年牛症状多数不明显或呈隐性,少数表现为严重下痢、粪便带血、剧烈腹痛,甚至迅速死亡。孕牛可能流产。即使症状消失,牛仍可能携带并排出沙门氏菌,造成新的环境污染。病牛或病愈带菌牛是主要传染源,病原体通过排泄物污染环境,通过食物和水源潜伏,待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引发感染。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