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痘病毒是痘病毒科、禽痘病毒属中的一个代表种,形状呈砖形或卵圆形,有囊膜,是一种亲上皮性病毒,大量存在于病禽的皮肤和黏膜的丘疹水泡、脓泡、痂皮内。鸡身体无毛的地方或在稀少的地方,特别在鸡冠上、肉垂、眼睑、嘴角、翼下、腹部、腿等处长有白色小节结,很快增大,初期是白水泡,中期发黄,后期发黑。
鸡痘提前用苗预防,诊断通过肉髯上豆疹就可诊断,临床分为湿型干型,只能对痘斑对症治疗,生长在气管易堵塞而致窒息死亡。治疗鸡痘应对症治疗,防止继发感染。可剥除痂块,伤口处涂擦紫药水或碘酊。口腔、咽喉处可用镊子除去假膜,涂敷碘甘油。眼部可把蓄积的干样物挤出,用2%的硼酸液冲洗干净,再滴入5%的蛋白银液。剥离下的假膜、痘痂或干酪样物质应集中烧掉,严禁随意丢弃。
治疗和预防用东方禽益健,拌料:每吨饲料添加禽益健一到两公斤;采用饮水的方式使用时,每公斤禽益健兑一到两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