蠕形螨虫体分长短两种,毛囊蠕形螨长,皮脂蠕形螨短。蠕形螨常寄生在皮脂腺发达的部位,多见于鼻部,颊部等,严重者可侵及眼睑,口周甚至全面部。少数可侵及头皮,肩,胸,背部。毛囊螨寄生在毛囊深处,皮脂螨寄生在皮质腺。
羊螨病是由螨类侵袭而引起的慢性接触性皮肤病,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往往在短期内可引起羊群严重感染,是一种具有强烈痒觉、脱毛并向四周扩延的慢性皮肤寄生虫病。
蠕形螨俗称毛囊虫,属真螨目蠕形螨科。常寄生于哺乳动物的毛囊和皮脂腺内,对宿主的特异性很强;成虫体细长呈蠕虫状,乳白色半透明,体长0.15耀0.30mm,是毛皮动物常发多发的体外寄生虫病,可影响毛皮的外观,影响动物的生长,生产性能下降,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的损失。
羊螨病羊螨病俗称羊疥癖病,是羊的一种较常见的体表寄生虫病。病原及流行羊螨病由疥蛾或痒螨引起。主要通过接触病羊或被病源污染的羊舍、用具等感染。阴暗潮湿和拥挤是促使发病及蔓延的重要原因。
蠕形螨狭长呈蠕虫样,大小为(0.2?0.24)毫米X(0.051?0.068)毫米,呈半透明乳白色。虫体分颚体、足体和末体3个部分。颚体呈不规则四边形,由1对针状的螯肢、1对须肢和1个口下板组成。足体部有4对粗短的足,末体部较长,表面具有明显的环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