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防制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

2023-03-25 10:51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一种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侵害鸡。该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具有多种血清型,且通过空气飞沫、污染饲料或饮水等途径传播,在雏鸡中尤为严重,可导致永久性输卵管损伤,影响成年后的产蛋能力。

病毒特性方面,IBV为单股正链RNA病毒,直径约80-120纳米,表面有冠状纤突,能在鸡胚中繁殖并导致特征性病变。病毒对热、乙醚、常见消毒剂敏感,易被灭活。疾病全年均可发生,但雏鸡更易感,且公鸡、肉仔鸡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

临床表现为分两阶段:初期出现轻微呼吸道症状,随后进入无症状“康复”期;继而出现灰白色稀粪、脱水、精神萎靡等症状,病死率可达15%-40%。病理变化包括呼吸道黏膜水肿、肾脏肿大尿酸盐沉积(“花斑肾”)、泄殖腔堵塞及可能的继发感染如肝周炎。

诊断依靠流行特点、临床表现和病理剖检,确诊需实验室检测。疫苗防控应选用与流行毒株抗原性一致的疫苗品系,如H120、H52、Ma5、M41、28/86、4/91等。其中,H120适用于雏鸡和产蛋鸡,H52主要用于60-120日龄鸡,Ma5毒力低,4/91对肾型IB有一定预防效果。

免疫实践中,活疫苗推荐滴鼻或点眼,确保疫苗稀释后尽快使用并不时摇匀。单苗或新支二联苗免疫应避免干扰,一般在新城疫免疫后间隔1-2周或直接使用二联苗。免疫程序应考虑当地疫情、饲养条件、疫苗特性及鸡群母源抗体,雏鸡免疫是重点,尤其在肾型IB高发区,1日龄即首免,蛋鸡群开产前加强灭活苗免疫,开产后定期使用H120饮水或喷雾免疫。

最后,强化饲养管理与生物安全,执行全进全出制度,定期带鸡消毒,改善鸡舍环境,提供优质饲料,以降低鸡群发病风险,保障其健康生长。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