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羊四季放牧管理及注意事项

2023-03-26 12:11

羊是反刍动物,适于放牧。天然牧草是羊重要的饲料来源,充分、合理利用天然草场放牧,可节约粮食、降低饲养成本和管理费用,且有利于羊的健康。因此,广大养羊地区多采用全年放牧、冬季补饲的饲养模式。

我国地域面积辽阔,自然气候条件千差万别。尽管各地情况不同,但都属于大陆性气候,特别在以放牧为主的养羊地区,四季气候变化有着共同特点。不同季节的草场选择、放牧任务、放牧技术等方面都大同小异。

春季放牧管理

肉羊经过漫长的冬春枯草季节,膘差、嘴馋、易贪青造成下痢,误食毒草中毒,或是青草胀(瘤胃臌气)。因此,春季放牧一要防止羊"跑青";二要防止羊"臌胀"。

羊群经过漫长的冬季,营养水平下降,膘情差、体质弱。母羊正处在怀孕后期或产羔育羔的重要时刻。春季气温变化较大,天然草场青黄不接,是养羊业的困难时期。这一时期,放牧应选在距冬牧场不远,牧草萌发较早的阳坡丘陵地带。春季放牧应特别注意天气变化,避免因气候突变造成损失。

春季放牧出牧宜迟,归牧宜早,中午可不回圈,使羊群多采食。为避免"跑青",可先在枯草地上放牧,再放青草地。春季毒草萌发早,应随时注意草场情况及羊只表现,一旦有中毒现象,及时处理。为减少绵羊腐蹄病,应在露水消失后出牧。春季应重视羊群的驱虫工作。

夏季放牧管理

夏季气候的特点是炎热、蚊虫多,应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放牧应注意早出晚归,中午炎热时,要防羊"扎窝子"。应让羊群到通风、阴凉处休息。

夏季日暖昼长,青草茂密,羊群经过晚春放牧、剪毛后,负担减轻、体力大增,是抓膘的有利时机。夏季放牧应避免蚊虫多、闷热潮湿的低洼地,宜到凉爽的高岗山坡上,最好找有山葱、野蒜和有草药的地方放牧。这类牧草营养丰富,且有驱虫开胃的作用,有利于抓膘。

夏季放牧出牧宜早,归牧宜迟,尽量延长放牧时间。出牧和归牧时要掌握"出牧急行,收牧缓行"和"顺风出牧,顶风归牧"的原则。夏季多雨,小雨可照常放牧,背雨前进,如遇雷阵雨,可将羊赶至较高地带,分散站立。

秋季放牧管理

秋季天高气爽,牧草丰富且草籽逐渐成熟,营养价值高,是抓满膘的最好时期。放牧中,注意将羊放饱、放好。秋季放牧的基本任务是要在抓好伏膘的基础上,使羊体充分蓄积脂肪。

秋季放牧应选择草高而密的沟河附近或江河两岸、草茂籽多的地方放牧。尽可能延长放牧时间,每天放牧不少于10小时。到晚秋有霜冻时应避免羊只吃霜草。在半农半牧区,应结合茬地放牧。

冬季放牧管理

冬季天渐转寒,植物开始枯萎,并有雨雪霜冻。放牧中,注意防寒、保暖、保膘、保羔。冬牧场应选择避风向阳、地势高燥、水源较好的山谷或阳坡低凹处。

采取先远后近、先阴后阳、先高后低、先沟地后平地的放牧方法。放牧不可走太远,以便天气骤变时能快速返回。由于冬季牧草枯黄、营养价值低,应及时对羊补草补料,使羊只安全过冬。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