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防控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

2023-03-27 17:48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又称山羊支原体肺炎,是由支原体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高热、咳嗽、喘气、胸膜炎症和渐进性消瘦为主要特征,病死率达15%~50%。春秋季和早冬多发,近年随着气候变化,该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给养殖业造成严重损失。

【病原及流行】

病原为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在腐败病料中存活3天,10°~12℃阴暗处可存活50天,50℃40分钟或0.5%石炭酸、0.25%福尔马林处理48小时可灭活。病羊及其排泄物、分泌物是主要传染源,通过呼吸道和空气传播。气候阴冷潮湿、圈舍条件差、密度过大等会诱发本病。3岁以下山羊最易感,疫情可在20天内波及全群。

【症状及诊断】

潜伏期4-30天,分三型:

1.最急性型:病程1-5天

2.急性型:病程10-30天

3.慢性型:病程达数月

病初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后出现咳嗽、浆液性鼻漏。4-5天后转为痛苦干咳,鼻孔附着铁锈色脓涕。典型表现为单侧胸膜肺炎:叩诊浊音,听诊支气管呼吸音及摩擦音,触诊胸壁敏感疼痛。伴呼吸困难、眼睑浮肿、流产(孕羊)、腹泻或皮肤发疹等症状。

剖检特征:胸腔黄色积液,肺肝样变呈大理石纹理,胸膜增厚粘连,淋巴结肿大出血,心肝肾等器官病变。

注意与巴氏杆菌病鉴别:可通过病理镜检或接种实验动物(本病原不感染家兔/小鼠)。

【综合防控】

预防措施:

1.严控引种检疫,新羊隔离观察≥1月

2.实行自繁自养,病群严格净化

3.发病后立即隔离治疗,无害化处理死羊

4.全面消毒:10-20%石灰乳或漂白粉消毒环境,粪便深埋/发酵处理

5.加强管理:保持清洁通风,定期消毒(每周1次10%漂白粉)

6.免疫接种:6月龄以下3ml/只,6月龄以上5ml/只,保护期1年

治疗方法:

1.西药:

土霉素5-10mg/kg,每日2次,连用7-10天

10%磺胺嘧啶10ml/次,每日2次×4-5天

新胂凡纳明静脉注射(成羊0.3-0.5g,幼羊减量)

2.中药(4只羊/日):

黄芩、前胡等20味中药组方,水煎分服3-4天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