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气温很高容易引起猪中暑和肺热。用西药解热镇痛药不仅会有副作用,还会损害机体,甚至反弹。中医在这方面有较大优势。肺火气大,阳亢则阴虚,要想有效治疗,需“先泻火气,再补元气”。实际操作中可用板蓝根、大青叶、石膏、栀子、黄芪、山楂、甘草等中药。
板蓝根性味苦寒,能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利咽止痛、抗病毒抗菌,显著清除体内热原,适用于各种热症和病毒细菌感染。大青叶也性味苦寒,能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提高免疫功能,用于流感、菌痢、丹毒、黄疸、痢疾、口疮、痈疽肿毒。石膏性味辛甘、大寒,能解肌清热、除烦止渴、清热解毒、泻火,用于口渴咽干、肺热喘急、热毒壅盛、发斑发疹。栀子性味苦寒,能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用于肺热、肝火目赤、湿热黄疸、口舌生疮、疮疡肿毒。黄芪性味甘、微温,能补气活血、利水消肿、提高免疫力,用于气虚乏力、中气下陷、抵抗力低下、病毒感染,广泛应用于补气。山楂性味酸甘、微温,能开胃消食、活血化痰、提高采食量,用于食物滞积、腹胀痞满、瘀阻腹痛等消化不良。甘草性味甘平,能益气补中、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咳嗽痰多、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这些中药清热解毒、泻火、补气、健胃消食、止咳平喘,加上甘草的调和作用,组成的复方中药效果远胜西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