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链球菌病的防治

2023-04-04 17:43

羊链球菌病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本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传染,多发生于夏季的圈养羊。

一、症状

病羊初期精神不振、食欲减少或不食,反刍停止、行走不稳,结膜充血、流泪,后流脓性分泌物、鼻腔流浆液性鼻液,后变为脓性;口流涎、体温升高至40℃以上,咽喉、舌肿胀,粪便带黏液或血液;怀孕母羊流产,有的病羊眼睑、嘴唇、颊部、乳房肿胀,临死前呻吟,磨牙、抽搐,急性病例呼吸困难,一般2-3天死亡。

二、剖检

心肌柔软,呈暗红色;肝脏呈暗红色,有出血点、质脆;胆囊肿大,脾肿大;肺弥漫性出血;膀胱肿大;淋巴肿胀出血。

三、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结合流行病学可初步诊断。

四、防治

1.改善放牧管理条件,保持通风、防拥挤。

2.定期消灭羊体内外寄生虫。

3.做好羊圈及有关场地、用具的消毒工作。

4.如诊断为链球菌病,应立即采取封闭、隔离措施,应用青霉素肌注或静脉注射。也可用磺胺嘧啶或氯苯磺胺4-8克灌服,每天2次,连用3天。

5.降水量大的地区应保持圈舍干燥。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