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的放牧管理技术

2023-04-06 20:04

山羊的放牧管理对于其生产性能的发挥至关重要,利用天然草场放牧养羊,即能降低生产成本、节约劳动力,还利于羊的身体健康。

(一)羊群的组织。羊群的组织要按品种、性别、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等进行分群。在同一品种或改良程度相同的羊群中,要把公、母分开,接下来是要把大羊、小羊分开,分别组群。规模较大的种羊场,还要组建利用繁殖母羊群、种公羊群、后备种公羊群、后备种母羊群和待售种用公羊群。公、母羊同群放牧易发生乱交乱配现象,不利于品种改良;大小强弱不同的羊在一起放牧,会影响小羊的健康发育。此外,种羊群的数量要小于繁殖群,高产性能的羊群要小于低产性能的羊群。地形复杂、植被不好,不宜组织大群放牧,羊群编组要小一些。

在入冬以前,根据母羊配种情况,按分娩期组群,从配种到产羔不变。母羊产后则应根据产羔期和羔羊发育情况,重新组群,直到羔羊断奶。羔羊断奶以后按性别分群,养到当年配种以前,达到育成公羊转到后备公羊群内,不合格的育成公羊可组成去势羊群。育成母羊单独组群,到来年转入繁殖母羊群。

(二)放牧的方法及队形排列。应根据放牧地的地形和牧草生长的茂密程度来确定放牧的方法,在生产实践中为了使羊只采食到足够的牧草,并提高放牧利用率,应灵活掌握放牧的队形。通常放牧的队形有3种:

1、横排式队形,俗称一条鞭队形。其特点是使羊群大致排成一字形横队,放牧员在羊群前面,保持一定距离,面向羊群缓步后退,挡住抢在前面的羊只,并通过助手哄赶落伍的或走向两边的羊群。无助手时,放牧员要勤吆喝、掷石块、打口哨,勤向两边走动,使整个羊群呈一字型横队向前,边走边采食牧草。这种队形适用于地形比较平坦、牧草丰富而分布均匀的放牧地,目的是增加羊的采食量,并提高放牧地的利用率。这种队形对土种羊容易控制,只要稍加调教就可做到。

2、分散式队形,俗称满天星队形。这种队形是使羊群比较均匀地散布在一定的放牧地范围内自由采食,放牧员站在附近看管羊群。散布面积的大小,要根据羊群的大小和牧草的丰茂程度来定。在密度大、产量高的牧地上,羊群散开的面积就小。这种放牧队形适用于牧草稀疏、零散、分布不均的放牧地,尤其是丘陵、坡多的放牧地。在山区采用这种方式时,放牧员要站在高处,以免羊群起堆。满天星队型的优点是山羊散布均匀,可均匀采食,避免游走距离过长,但是,放牧员必须勤加看管,防止羊只走失。

3、簸箕掌式队形。春季牧草初出,稀疏低矮,为了使羊群吃到青草,放牧员应站到中间挡羊,使羊群缓缓前进,逐渐让中间羊群的羊走得慢,两边的走得快,边走边吃。

放羊要把握一个"稳"字,避免羊群走冤枉路和狂奔。刚出牧时要控制好羊群,刚到牧地可采用一条鞭放牧法放牧,即放牧员在羊群前面来回行走,押住羊群,使之散开,形成一字形,边慢走边吃草,等羊群逐渐放慢行走速度吃草时,便可放松控制羊群,使其散开自由吃草,即改为满天星放牧方法。总之,要遵循"早出一条鞭,中午满天星,晚归簸箕掌"的放牧方法。放牧1天,最好能使绝大部分羊吃饱卧下并反刍3次或3次以上的程度。要做到这点,放牧员必须事先为羊找好牧地,不让羊过度跑动,避免羊吃肥跑瘦。

(以上为本站整理农技人员经验所得,仅供参考)

推荐文章

© 2024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