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常见羊病及防治技术

2023-04-07 06:06

羊痘是一种由痘病毒引起的热性接触性传染羊病。病羊皮肤和黏膜上发生特异的痘疹,个别羊发病后很快蔓延全群。该病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或由损伤的皮肤黏膜侵入,多在冬春季节流行,饲养管理不好可促使发病。预防措施包括加强饲养管理,抓好膘情,冬春季节适当补饲,注意防寒保暖,每年定期预防注射羊痘鸡胚化弱毒疫苗。治疗时,大羊用鱼腥草注射液10毫升、地塞米松注射液5毫升,小羊用鱼腥草注射液5毫升、地塞米松注射液2毫克,混合一次肌肉注射,每天注射两次,连用1~3天。

寄生虫病主要包括体外寄生虫如疥癣、虱蝇和体内寄生虫如线虫、绦虫等。防治寄生虫病的基本原则包括外界环境杀虫、消灭传播者蜱和其他中间宿主、对病羊及时治疗和对健康羊进行化学药品预防。每年定期驱虫,通常每年4~5月及10~11月各驱虫1次。药浴可用辛硫磷、林丹乳油、倍特5%的溴氰菊酯水剂。

体内寄生虫的驱除计划:绦虫每年春、夏、秋三季各驱虫1次,用硫双二氯酚按每公斤体重80~100毫升配成混悬剂灌服。线虫每年春、秋两次或每个季度1次驱虫,常用药物有左旋咪唑、阿维菌素注射液、丙硫苯咪唑。

驱除体外寄生虫,可在每年春、秋两季,用阿维菌素注射液按每公斤体重0.2毫克皮下注射,或用阿维菌素预混剂,按每1000公斤饲料中混用2克,连用7天。

使用驱虫药物时需注意:丙硫苯咪唑对线虫、吸虫和绦虫都有驱杀作用,但对疥螨等体外寄生虫无效,妊娠母羊使用时需特别谨慎。长期单一使用或用药不合理可能导致寄生虫产生抗药性,可通过减少用药次数、合理用药、交叉用药预防。阿维菌素的剂型多样,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剂型和用药频率。

推荐文章

© 2025 农业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