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奶牛隐性流产的措施
奶牛配种后1~2个月经检查确认妊娠,但随后又出现发情症状,且原有怀孕症状消失,即为隐性流产。隐性流产的早期胚泡或胚胎死亡后,可能被母体吸收或在发情期随尿液排出,不易被发现,常被误认为是配种技术或精液质量的问题。为预防隐性流产,应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营养管理
提供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B12及微量矿物质元素的优质饲料,避免单一饲料或霉变饲料,杜绝饲喂含毒素的马铃薯、棉籽饼等,确保胎儿健康发育,防止因营养不足或失衡导致死亡。
2.谨慎进行妊娠检查
胚胎早期与子宫黏膜结合不紧密,检查时应轻柔,尤其是直肠检查,防止操作不慎损伤胚胎,造成人为流产。
3.改善饲养环境
有条件的情况下,将配种后母牛单独饲养,避免混群导致的顶撞、拥挤。
避免激烈运动,防止滑倒、摔伤或惊吓。
提供清洁饮水,避免饮用冰冻水。
保持牛体及环境卫生。
4.加强疾病防控
做好结核病、布氏杆菌病、沙门氏菌病等可引发流产的疾病防控。
引进牛只时严格检疫,隔离观察无病后方可混群。
定期检疫,发现病牛及时淘汰。
配种前1~2个月可接种布氏杆菌弱毒菌苗预防。
5.合理用药与保胎措施
孕后初期可注射孕酮保胎,每天50~100毫克,隔日1次,连续3~4次。
慎用影响生殖机能的药物(如前列腺素、雌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禁用子宫收缩类药物(如催产素、麦角制剂)。
避免使用活血祛瘀、行气破滞的中药(如桃仁、红花)。
6.及时监测与补配
母牛配种2个月后应及时复查,发现流产应尽快安排补配,减少生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