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奶牛热应激的危害
1.降低采食量。高温时奶牛消化道蠕动减弱,食物过胃时间延长,导致采食量减少,消化率降低。研究表明,泌乳牛采食量在22℃~25℃开始下降,30℃明显下降。日粮中粗料比例越高,随温度升高,干物质采食量下降幅度越快。
2.影响产奶性能。采食量降低导致营养消化吸收减少,从而影响乳品品质和产奶量。热应激会抑制青年母牛乳腺发育和经产母牛乳腺再生,同时机体为克服应激而抑制排乳,最终导致产奶量下降。
3.影响繁殖性能。热应激环境下母牛激素分泌紊乱,表现为发情周期延长、短促性发情或乏情,增加流产风险,并可能导致犊牛初生重减轻。
二、预防奶牛热应激的措施
1.科学安排生产季节
在集约化奶牛小区,避免夏季配种或产犊。可将产犊期安排在9~10月,使泌乳期处于非高温季节,干奶期避开7~8月高温期。
2.改善环境条件
采取遮阳、隔热屋顶、加强通风、喷淋、喷雾、设置蒸发垫等措施。有条件时可使用空调并注意控湿防潮。
3.调整饲养管理
(1)优化日粮结构:精料比例提高至50%~60%,增加蛋白质含量至18%~20%,适量添加油脂(3%)和过瘤胃性饲料。
(2)改变饲喂方式:增加夜间喂料量(占日粮60%~70%),白天补充防暑饲料,每天饲喂4次。
(3)补充矿物质:每日每头添加氯化钾60~80克、碳酸氢钠100~150克、氯化镁30~50克。
(4)保障饮水:提供充足饮水,可适当降低水温以增强降温效果。
(5)添加功能物质:每吨饲料添加0.04%~0.06%维生素C,维生素E按正常量3~5倍添加;或使用中草药及酶制剂。
4.育种改良
通过选择耐热性强的品种杂交改良,提高奶牛耐热能力。可参考直肠温度、呼吸频率等生理指标选育抗热品系。
三、热应激病牛的治疗与护理
1.立即将病牛转移至阴凉处,用风扇和凉水物理降温,每小时浇淋牛体1次,头部放置冰袋。饮水中加入藿香正气水。
2.重症治疗:
(1)退热镇静:注射退热镇静剂缓解高热和呼吸困难。
(2)强心补液:使用安钠咖、樟脑等强心剂防治肺水肿;5%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脱水时及时补液。
(3)降低颅内压:静注甘露醇。
3.护理要求:
(1)饲喂优质干草或青草,减少精料以减轻消化负担。
(2)对卧地不起的病牛铺垫软草,定时翻身预防褥疮。